七旬老翁艰难讨薪未果,看法院强制执行解“薪”愁
2025-03-31 17:06:41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王辉 | 作者:李文科 | 点击量:10183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李文科)近日,永定区人民法院巧用执行创新手段,成功化解一起长达两年多的劳动报酬拖欠案件,彰显了司法权威与人文关怀。3 月 26 日,被执行人张某在法院发布悬赏公告的压力下,主动现身法院,通过微信当场支付了拖欠申请人李某的 9000 元劳动报酬,让这起执行难题得到圆满解决。

事情源于 2022 年,73 岁的老瓦工李某为张某家新房完成盖瓦工作后,却迟迟未收到 9400 余元的工资。李某家庭经济困难,老伴身体欠佳,每月需高额药费,孙子学费也有欠款。无奈之下,李某将张某诉至永定区法院。经法院调解,双方达成协议,张某应于 2023 年 1 月前付清工资。然而,调解协议生效后,张某并未履行承诺。

执行法官在调查中发现,张某名下仅有 400 余元网络存款,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,即便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措施,张某依旧未露面履行义务。面对李某的困境,执行工作陷入僵局。李某多次向法官哭诉家庭的艰难,表达对执行结果的急切期盼。

为打破困局,永定区法院创新运用悬赏执行机制,通过媒体平台向社会发布悬赏公告,征集张某的财产线索。这一举措成效显著,公告发布后,张某因承受舆论压力与法律威慑,主动联系法院表示愿意履行义务。

3 月 26 日上午,张某与李某在执行法官见证下,来到法院办理履行手续。张某表示,生意失败让自己负债累累,四处打零工为生,但悬赏公告张贴到村里后,父亲的斥责让他深感羞愧,意识到必须承担责任。随着微信支付成功的提示音响起,9000 元工资款实时到账,李某愣了片刻后,起身叮嘱张某即便日子艰难,也要坚守诚信。

永定区法院这起案件的成功执结,充分彰显了司法维护民生权益的坚定决心。看似标的额不大的案件,却与当事人的生活息息相关。法院从传统查控到悬赏公告的执行举措,环环相扣、精准发力,不仅让申请执行人李某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兑现,更让社会大众看到,无论案件大小,法律公平正义的天平始终为每一位公民倾斜。今后,永定区法院也将继续秉持为民初心,用实际行动诠释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
责编:王辉

一审:曾金春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